- 上一篇:獨立思考——先獨立再思考
- 下一篇:沒有了
為什么投入的越多越舍不得?
時間:2020-03-31
不知大家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兒,上午工作結束饑腸轆轆去買飯,面館的生意很好,你也確實很想吃碗熱騰騰的面,看著有人等著買飯,心理怕等太久于是問老板:“等多久啊?”“5分鐘”老板爽快地說。心中覺得還能接受,開始等著。5分鐘到了,你的面還沒好,于是問老板:“都5分鐘了,怎么還沒好?”老板笑呵呵地說:“還有2分鐘,馬上就好。”就這樣你又等了5分鐘,面才上來。你內心很憤恨,早知要等這么久就不在他家吃了,浪費我時間,老板也太不誠實了......一邊吃飯一邊心里巴拉巴拉。這樣的事兒我遇到過很多次,造成結果的最重要前提就是我確實很想吃。如果沒有這一前提,就是2分鐘也是不愿意等的。
其實老板知道時間,為了留住更多的顧客只有那么說,5分鐘,不多不少。當我愿意投入5分鐘時,就決定了后面一直等下去,再多等5分鐘、2分鐘,投入得越多越不舍得走。理智會說,正當飯點,到哪都要等,不需要等的一定難吃。況且我在這已經耗費了10分鐘,沒準下一碗就是我的了,怎么能讓之前的付出白搭?
這個規律叫做“付出越多越舍不得”,會出現在生活,工作,感情中。從經濟學角度,把這些現象的原因解釋為沉沒成本。即,為一件事,一個人,一個項目已經投入特別多的時間、金錢、能量、愛等因素之后,沉沒成本令人難以放手、難以釋懷。于是已經投資的錢就成了繼續做下去的理由,即使客觀來看堅持下去毫無意義。好比買股票,投資一只股票虧的錢越多,越不割肉,越要抱緊它不放。
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在一段感情中投入的越多,越不能夠輕易退出。或者哪怕這段感情已經讓人筋疲力盡,仍然不想放棄;或者在分離邊緣,依然不舍和徘徊。
并不是因為那種情感有多么深和多么愛了,而是因為付出的太多,內心的不甘和殘存的渺小的希望導致。因為如果再繼續努力一點點,或許就能達到想要的結果了呢。擔心一旦撤離,近在咫尺的成功就會功虧一簣,前面的付出也就化為烏有。
而一旦正式從這段感情、關系中撤離后,又開始給自己找各種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護,比如丑化對方,言語刻薄。最終目的是達到自己的心理和認知平衡,為了避免先前的心理愧疚、不甘帶來的百爪撓心,因為在態度和行為之間,還是改變態度來的更容易一些。一起感悟人生現實點講,這樣的做是為及時止損,找借口安慰自己。
及時止損無關好壞,更無關人品。好比企業做出了一個中斷投資的決定,這種針對市場、客觀條件的權衡是理性行為。
為什么會有這種荒謬行為呢?因為人類想努力表現得堅韌,堅韌是我們發出的可信信號。當一個人臥榻一段時間,會這樣自我安慰,我咽下的藥,扎過的針,吃過的苦,受過的罪,不都是為了活著嗎?我若是畏縮了,膽怯了,不想活了,那從前吃過的苦就白吃了,受過的罪就白受了,所有付出的代價,都變得毫無意義了。自己甘心嗎?答案顯而易見。但病痛反復幾次,始終不見光明的時候,這種方法就不再管用了。
我們害怕不確定,害怕自我否定。如果我們決定中斷一個項目,我們就在制造矛盾:承認從前的想法與今天不同。繼續執行一個無意義的項目是在推遲這一疼痛認識。那樣我們就顯得更堅韌。人們的堅持,往往不是因為相信未來,而是他們不想背叛過去。
而現實的理性決定就意味著你得忽視為此已經投入的成本,已經投資了什么并不重要,唯一重要的是現在的形勢及你對未來的評估。就是達到人的心理和認知平衡,“我不會為了我不喜歡的事情持續付出,既然付出了,那么一定就是喜歡的”,及時止損也好,繼續堅持也好,都是為了達到這種平衡。一起感悟人生www.yiqig.com
- 看些很有道理卻沒有邏輯的話
聽到一對母女的對話。 媽媽:每次讓你干什么你都不樂意,我說啥你都不愿意聽,都反對...
- 少就是多 慢就是快
《道德經》有云:少則得,多則惑,大器曼(慢)成。不論游戲,還是人生,少就是多,慢...
- 活著不要只聽說,用眼用心去活
在社會上呆的時間久了,有些事兒不用教也慢慢明白了:當你累了,會有很多人對你說,累...
- 做人的道理哲理句子
1、只有品味了痛苦,才能珍視曾經忽略的快樂;只有領略了平凡,才會收藏當初丟棄的幸...
- 心寬似海,人生才得風平浪靜
笑看花開,寧靜喜悅;靜賞花落,隨緣自在。要活得舒心,活得快樂,活得瀟灑,就要學會...
- 寵物們教會我的生活哲學
1.不要一心多用 狗狗總會一心一意的對待一件事情。在這一點上,人類需要向狗狗學習。...